時間進入太陽曆九月尾聲,月亮曆七月中旬,無懼於傳統習俗趁著此生僅有的暑假在台北街頭趴趴走。

與群仔相約北美館,打算一睹皮克斯的廬山真面目,我不是什麼動畫迷,但《玩具總動員》、《蟲蟲危機》、《超人特攻隊》、《料理鼠王》、《瓦歷》等動畫影片也從未缺席於我的人生。頂著大太陽騎著車在大稻埕區找路,為了星巴克的買一送一優惠還特地跑到7-11用i-bon買票,延平北路跟重慶北路過去熟到不行,今天卻得繞好幾個單行道才能走出,我離家真的有那麼久?

記憶所及,畢業後看展覽有半次以上都是跟群仔,所以請叫他文藝青年,跑趴的次數不會比別人少,但待在美術館的時間絕對比別人多!連我都覺得他被驗退後再派,不是當抄夜店的條子,就是顧博物館的管理員。

這次展覽場地跟前次我們看的伊東豐雄展(世運主場館就是他設計的),差不多大小,每個房間角落都有一個動畫做主題,展出草稿、分鏡圖還有黏土的角色模型。

每個動畫人物都是由多位動畫師擬稿,再經過一番討論後從中選一,拿《超人特攻隊》的衣夫人來說,這個配角就至少有十張草稿,而且每張草稿都與我們在影片中看的人物有著極大的差距,其中一張衣夫人整個就是OL啊!又或者像《海底總動員》,每條魚在確定形狀後,更是嘗試好幾種顏色,不得不讓人佩服皮克斯團隊的細膩面。

有些角色或許是因為用紙筆太過平面,看不出特色,乾脆將之立體化,《怪獸電力公司》的毛怪就有四、五種立體模型版本,甚至為求謹慎還做了頭、腳等部位的特寫。刻著3D化線的黏土模型,擺著不同的表情姿態,它們有些無法在螢幕前與世人見面,但在這裡,我們卻知道它們的存在。

說到模型,就不能忘記最後一個房間。大部分人小時候應該都有過在書或一疊紙的角落塗鴉,每張紙塗鴉一個小動作,連續畫好幾頁,再快速翻動,讓原本不動的圖案突然動起來;房間內擺著一台選轉木馬,《玩具總動員》的角色大都在上面,每個角色依序並重複擺在內、外圈,突然音樂響起,旋轉木馬突然加速到人眼無法掌握的速度,每個人物也竟然跟著動了起來。

論皮克斯動畫我最欣賞的大概就是《料理鼠王》,可惜展場主要還是以最賣座的《玩具總動員》為大宗,前者只有幾個景目;另外,到底為什麼導覽手冊一定要賣這麼貴?

皮克斯動畫廿年,還小我兩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i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